夏日的松原,满眼都是绿色,每到傍晚,人们都会三三两两到江边栈道散步,吹着风,看着一江两岸的生态美景,感慨这些年来松原生态环境变化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。
多年来,松原市严守生态红线,坚决守护高品质生态环境,以“两山”理念铸就起“生态强市”的鲜明底色。
年初以来,锚定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目标,松原市在美丽松原建设、污染防治攻坚、督察整改等领域取得扎实成效,以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回应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。
美丽松原建设迈出坚实步伐。《美丽松原建设的若干措施》等文件相继印发,为系统推进生态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。以“生态+”模式,初步形成“十五五”规划思路和框架,确定“建设美丽吉林先行区”发展定位,重点通过“三区”建设实现总体目标。16个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稳步推进,总投资达17.6亿元;宁江区“美丽乡村”整县建设示范工作有序开展,正朝着全市15%的目标全力冲刺,一幅城乡交融的生态画卷渐次铺展。
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。在大气环境治理上,松原市与哈尔滨、长春等地建立区域协同机制,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管控、移动源监管等工作,顺利完成春季秸秆禁烧任务,两次启动重污染天气三级预警,有效应对污染过程。在水环境治理中,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等工作,完成松花江、嫩江巡河任务,查干湖湖心氟化物剔除工作通过生态环境部专家论证,相关生态项目加速建设,为水质提升注入动能。在土壤环境方面,404家规模化养殖场完成粪污资源化利用备案,99个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治理(管控)。固辐环境治理成效明显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通过2024年度自评估,核与辐射监管稳步推进,农膜塑料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将发现的问题全部依法查处,全方位筑牢生态防护屏障。
督察整改与问题排查高效落实。央省两轮6次督察交办的2826件信访案件全部整改完毕,204个反馈问题中180个已完成整改;省级帮扶排查的137个问题整改91个,自查自纠的281个问题整改270个。一系列扎实举措,彰显了松原市以问题整改推动生态提质的坚定决心,切实回应了群众关切。
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。松原市坚持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谋划42个重大生态项目,总投资990.67亿元,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3875万元。积极为中钢研、吉林油田等企业纾困解难,办理行政处罚案件54件,受理群众环境信访212件,受理率和处理率均达100%,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。
面对生态治理中的短板与挑战,松原市不回避、不松劲,聚焦年初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,坚持问题导向谋划下半年工作。
加快美丽松原建设。严格落实《美丽松原建设的若干措施》,高质量编制《松原市生态环境保护“十五五”规划》,确保8月底前形成初稿,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根。
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多维度发力,推进锅炉改造、强化扬尘管控,持续改善空气质量;统筹“四水”治理,推进松花江流域及查干湖周边生态项目,提升水环境质量;加强土壤监管与农村环境整治,保障土壤环境稳定;规范固废与核辐射管理,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筑牢生态安全防线。
扎实推进督察整改。将加大督导力度,对进度缓慢的问题强化调度,对已完成整改的开展“回头看”,清单化推进省级帮扶排查和自查问题整改,为迎接中央督察做好充分准备。
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。将严格环评审查,谋划申报更多生态项目争取资金支持,开展“强化服务、助企发展”座谈活动,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,拓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渠道,切实提升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。
从城市到乡村,从蓝天到碧水,松原市正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,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,用坚守与担当守牢生态红线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,奋力书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松原篇章。